目前,全國2022年高新技術企業的申請已經進入尾聲,評審結果將陸續在官網公示。從近段時間的申報情況來看,高新技術企業審查機制逐漸嚴格,因此對于要申報高企的企業務必要提前準備,這樣才能更好的通過高新認定的評審。
我公司項目組成員通過梳理分析今年高新申報工作,發現一典型案例,為大家做簡單分享。
海南省某客戶,主營產品為污水處理設備,2018年注冊成立,2019-2022年營業收入分別為:74.60萬元、126.49萬元、258.29萬元。2021年企業高新申報未通過,甚至未進入專家評審環節。2022年3月22日,該企業高新申報工作在我公司立案,經我公司規劃指導并重新撰寫申報材料,2022年10月18日終于成功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,已經在公示階段暫未下證。我們仔細審查了該客戶上一次的申報材料,并總結了該客戶2021年未通過原因,詳細內容如下。
一、企業注冊登記表缺少關鍵信息
企業注冊登記表缺少關鍵信息,如企業所得稅征收方式、法人及聯系人信息、股權結構等。
關鍵信息(企業所得稅征收方式、股權結構等)未填寫,市級、區級科技主管部門很有可能直接Pass,材料根本就進不了專家評審階段。
二、研發組織管理制度文件問題頻出
研發組織管理制度各制度間關聯性不強,內容前后不統一,格式不統一,且存在較多不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表述。
1、同一制度文件制度名稱前后不一致,制度發布時間明顯不合理:
2、同一制度文件研發部門名稱前后不一致:
此外,還存在企業注冊類型錯誤、無企業組織框架等基礎問題,問題較多,在此不一一列舉。結合以往的申報經驗來看,申報材料中企業研發制度前后矛盾,基礎問題頻現,評審專家會認為企業臨時拼湊制度文件,造成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方面得分偏低。
三:研發項目名稱明顯不合理
2021年申報材料粗暴將專利名稱定為研發項目,歸集的10個研發項目里面有6個研發項目名稱與專利名稱完全一致。按照正常邏輯,企業先進行項目研發,產生新技術,再申請專利。但申報材料完全忽視研發活動的基本邏輯,在制定研發課題之前,就能事先料想到會產生哪些新的知識產權,且一字不差,真是“未卜先知”,邏輯明顯錯誤。
四:研發活動撰寫問題
研發活動撰寫多為專利文本復制粘貼,缺少關鍵內容,毫無邏輯,撰寫質量極差。
1、研發活動內容復制粘貼,毫無撰寫:
此外,研發活動中還出現很多“本發明”等,明顯復制粘貼內容:
照搬照抄專利文本,專家一眼便能看出來,會極大降低專家的第一印象,肯定得不到專家認可,拉低得分或基本不得分。
2、研發項目立項、結項報告內容表述存在嚴重邏輯問題,存在材料后期拼湊作假嫌疑,以研發活動RD04為例,立項報告中技術來源為“企業自有技術”。立項報告是在研發項目開始之前形成的,既然在項目開始時已經是自有技術了,還投入研發有什么意義?典型的邏輯錯誤。同時,項目研發階段內容表述錯誤,本應填寫項目階段性的實施進度,卻寫成技術成果應用成效。
五:高新技術產品(服務)定名不合理
企業有多種產品,需根據產品特點進行分類,總結概括為某大類產品,不必細分到每一種型號。企業生產6種產品,以往申報材料簡單粗暴的把6種產品全部定為高新技術產品,忽略了知識產權和高新技術產品的關聯性,把知識產權與產品關聯性差的產品定為高新技術產品;再有就是沒有對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產品歸類,造成高新技術產品定名流于形式。
2021年高新技術產品名稱
2022年高新技術產品名稱
六:高新產品照搬專利文本,缺少關鍵性佐證材料
1、缺少高新技術產品(服務)的相關技術說明,生搬硬套專利說明書文本。
2021年高新技術產品核心技術及創新點
2、缺少關鍵佐證材料及說明
2021年高新技術產品核心技術及創新點
七:科技成果轉化數量少,白丟基礎分
企業研發活動產出了14項知識產權,并且全部進行了轉化,但2021年申報材料僅6項科技成果實施了轉化,人為造成科技成果轉化部分失分嚴重,實際僅得分僅12分(滿分30分)。
2021年高新技術產品核心技術及創新點
以上幾點為該客戶2021年高企申報未通過的原因,我項目組成員今年將企業的申報材料重新梳理、重新撰寫,內部審核多次之后上報系統,最終幫助客戶順利通過高企認定。
通過上述案例,我們發現很多問題,例如材料無序堆放、邏輯性差、撰寫出錯等,這些問題都能直接導致高企項目申報不通過。那為什么會在申報材料中出現如此之多的問題呢?目前在市場上有很多打著“不通過不收費(退款)”旗號的企業服務機構,靠著“響亮”的口號,大肆宣揚,但是在業內人士看來,凡是“不通過不收費/退款”的都是虛假宣傳。想要做好高新材料,真能不收費或者少收費嗎?了解高新企業申報的都知道,高企申報需要知識產權,需要審計報告,他們所指的“不收費”,僅是組織申報材料不收費,但是知識產權和審計的費用,該花錢還是要花的。另外,我們認為“不收費”=“不負責”,錢都不收,瞎填報就完了,過得了就過,過不了就算了,反正知識產權的代理費已經掙到了。另外,高新企業的申報材料動輒幾百上千頁,工作量極大,那些不收費,或者少收費的機構,還要從中盈利,那就只能壓縮成本了。成本降低,項目工程師只有在相同時間內處理更多的材料,才能在物價日漸上漲的今天掙到錢,原本30天出一本材料,現在20天或15天就要出一本,申報材料質量必然會直線下降。種種因素造成現在很多高新企業申報材料,看似很厚很充分,仔細一瞧,卻漏洞百出。
通過市場調查和成本核算基本可以得出,申報材料有質量保障的高企項目輔導價格至少都在2萬元以上,具體報價根據各地區、企業規模和企業需求,會有所差異。
以上內容僅供大家交流學習,希望符合高新企業條件的客戶,積極響應國家號召,都能順利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,享受優惠政策。